慢性荨麻疹是一种病程超过6周、反复发作的皮肤疾病,典型表现为风团、血管性水肿及剧烈瘙痒,可能伴随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其病因复杂,涉及过敏、感染、免疫异常及物理刺激等多重因素,因此科学管理需从生活细节、治疗规范及心理调节三方面入手。
一、规避过敏原与物理刺激是基础
明确并远离过敏原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动物皮屑、海鲜及坚果等食物,以及某些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建议通过过敏原检测识别致敏物质,日常保持居住环境清洁,使用防螨寝具,避免食用已知过敏食物。物理性荨麻疹患者需注意避免冷热交替、摩擦、日晒等刺激,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导致出汗的行为。
二、规范治疗与用药是核心
慢性荨麻疹治疗以抗组胺药物为主,如地氯雷他定片、盐酸非索非那定片等,可有效减少血管扩张和组胺释放,缓解瘙痒和风团。若症状持续,需在医师指导下联合使用白三烯调节剂或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控制急性发作。疗过程中需遵循“足疗程、渐减量”原则,切勿自行停药或增减剂量,以免病情反复。
三、生活管理与心理调节不可忽视
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免疫平衡,建议进行快走、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减少辛辣、油腻及含防腐剂的加工食品摄入。记录每日饮食、接触物及症状变化,有助于识别潜在诱因。慢性荨麻疹易因反复发作引发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冥想、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乐观心态。
乌鲁木齐大西北皮肤病医院提醒您:慢性荨麻疹管理需建立“预防、治疗、心理”三位一体的健康意识。若症状持续超过6周或伴有呼吸困难、头晕等全身反应,应立即就医进行系统治疗,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