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荨麻疹是生活中较常见的皮肤过敏反应,当皮肤接触到某些特定物质,如花粉、动物毛发、化学物品等,肥大细胞等免疫细胞会被激活,释放出组胺等炎症介质,引发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进而出现红斑、风团、瘙痒等症状。不少人在经历接触性荨麻疹后,会发现原本过敏部位的皮肤变黑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皮肤变黑,医学上称为色素沉着,是接触性荨麻疹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现象。在荨麻疹发作时,皮肤处于高度炎症状态,炎症反应会刺激黑色素细胞,使其活性增强。黑色素细胞如同皮肤里的“颜料工厂”,在受到刺激后会加速生产黑色素。黑色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它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保护皮肤免受伤害。在炎症的刺激下,黑色素细胞会误以为皮肤需要更多的“保护”,于是大量制造黑色素并输送到周围皮肤组织中,导致皮肤颜色加深,出现变黑的情况。
除了炎症刺激,搔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接触性荨麻疹带来的瘙痒感往往让人难以忍受,许多人会不自觉地搔抓患处。反复搔抓会使皮肤受到机械性损伤,破坏皮肤屏障功能,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同时,搔抓还可能引发皮肤感染,炎症的持续存在又会刺激黑色素细胞,促使更多黑色素生成,加剧皮肤变黑的程度。而且,搔抓过程中可能会损伤皮肤的真皮层,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和修复,使得色素沉着更加明显。
接触性荨麻疹后皮肤变黑虽然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但却会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首先要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这是防止荨麻疹复发和色素沉着加重的关键。在恢复期间,要注意做好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滋润,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护肤品和化妆品。外出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佩戴遮阳帽、使用遮阳伞等,因为紫外线会刺激黑色素细胞,加重色素沉着。
乌鲁木齐大西北皮肤病医院提醒您:若色素沉着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具有美白功效的外用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抑制黑色素细胞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生成。此外,物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能够专业地作用于皮肤中的黑色素,将其击碎并代谢出体外,从而达到淡化色斑、改善肤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