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荨麻疹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不少患者都有这样的困扰:白天症状尚能忍受,可一到晚上,病情就愈发严重,瘙痒难耐,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
从人体生理节律的角度来看,夜晚人体的激素水平会发生明显变化。白天,身体处于活跃状态,肾上腺会分泌较多的糖皮质激素,这种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自发性荨麻疹引起的炎症反应,减轻瘙痒等症状。然而,到了晚上,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会逐渐减少,其对炎症的抑制作用也随之减弱。此时,体内的炎症介质,就会相对活跃起来,它们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导致瘙痒加剧,风团也更容易出现和加重。
夜晚的环境因素也是导致自发性荨麻疹加重的重要原因。晚上人们通常会回到室内,关闭门窗,这使得室内的空气流通变差,温度和湿度相对升高。温暖潮湿的环境非常适合尘螨、霉菌等过敏原的生长和繁殖。这些过敏原容易飘散在空气中,当患者吸入或接触到它们时,就可能引发过敏反应,从而加重自发性荨麻疹的症状。此外,夜间人体散热减少,体温会略有升高,而较高的体温会促进血液循环,使皮肤血管扩张,这也可能导致风团更加明显。
心理因素同样不可忽视。白天人们忙于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可能不会过多关注皮肤的不适。但到了晚上,周围环境安静下来,没有了外界的干扰,患者的注意力就会更多地集中在身体上,对瘙痒等不适症状的感受也会更加敏锐。这种心理上的放大效应会让患者觉得病情比白天更加严重,进而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又会进一步加重瘙痒感,形成恶性循环。
乌鲁木齐大西北皮肤病医院提醒您:为了减轻自发性荨麻疹在夜间的症状,患者可以在晚上适当增加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床上用品,减少尘螨等过敏原的接触;同时,要学会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焦虑。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在夜晚也能拥有一个安稳的睡眠。